当前位置 : 主页 > 狗狗百科 > 训练 > 正文

狗狗皮肤病的类症与鉴别

编辑:爱宠一生 2018-11-23 11:28

  狗狗的皮肤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、病理过程长、类症鉴别难度大的疾病,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,且种类繁多,仅凭经验或肉眼观察难以做出正确诊断。目前,虽然很多动物医院拥有先进的检验设备,但因操作技术水平不高,对多种病原认识不足,常常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,故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,甚至拖延病情造成医源性并发症。狗狗的皮肤病有品种年龄及个体差异,受饮食结构、生活环境、应激因素的影响很大。如果用药途径、药物剂型、用药时间不当或继发感染会给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。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历,现将狗狗皮肤病的类症分析归纳如下,以飨同行。
狗狗皮肤病
  一、皮肤病的分类及皮肤损害类型

  1.皮肤病的分类有几种不同的方法,按其发病原因大致可分为16类。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主要有寄生虫性皮肤病、真菌性皮肤病、细菌性皮肤病、变态反应性皮皮肤病等。无论哪种病因所致,均以皮肤和被毛的病理性改变为特征。

  2.狗狗发生皮肤病时皮肤的损害分为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两种,原发性损害源于各种致病因素造成的皮肤斑点、丘疹、结节、脓疱、水泡:继发性损害是在原发性损害之后,继发其他病原微生物而出现的鳞屑、结痂、瘢痕、糜烂、溃疡、表皮脱落、苔藓化、皮肤角化、色素沉着等。不同病因、不同个体造成的皮肤损伤程度及修复过程是有差异的。

  二、皮肤病的类症鉴别及诊断要点

  1.狗狗寄生虫性皮肤病的临床发病率约占皮肤病的60%以上,主要有蠕形螨病、疥螨病、耳螨病、虱病、蚤病、蜱感染等,因其病原不同,致病作用有很大差别。诊断螨病要通过镜检发现虫体。蠕形螨病具有遗传性,多发于德国牧羊狗狗、腊肠狗狗、北京狗狗,杜伯文狗狗、斗牛狗狗感染此病具有顽固性,同窝狗狗的发病率达80%~90%,患病狗狗用于繁殖或在其发情、配种后体内激素分泌水平改变而导致本病复发,或继代、隔代遗传给不同的个体,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诱发本病。蠕形螨病以无明显痒觉的皮肤渗出、结痂、形成皱褶为特征,变主要发生在头部、眼睑周围及四 肢末端。疥螨病为人狗狗共患病,以剧烈瘙痒、湿疹性皮炎为特征,主要发生在面部项、耳廓及腹侧,多发于猎狗狗、小型狮子狗狗。耳痒螨病以耳部瘙痒、耳廓内棕褐色分泌物为特征。虱病、蚤病、蜱感染常因虫体叮咬和机械性刺激造成皮肤损伤。史宾格狗狗虱感染的发生率相当高,严重者虫体产卵及其排泄物覆盖在被毛上;蚤的唾液可以成为变应原,使寄生部位的皮肤发生直接迟发型过敏反应;不同种的蜱其致病性有较大差异,是很多血液寄生虫病的传播媒介。一定要做好狗狗的驱虫工作,定期为狗狗驱虫,比如为狗狗佩戴莎金氏除蚤去虱驱虫项圈等。
  2.真菌性皮肤病中皮肤丝状菌病感染率最高,其病原体70%是狗狗小孢子菌,20%是石膏样小孢子菌,10%是须发毛癣菌,皮肤病变以鳞屑、痂皮、皮肤形成圆形脱毛或被毛断裂病灶为特征。采集病变边缘的被毛或皮屑,经处理于弱火焰上微加热后低倍镜观察,或用伍德氏灯照射病变部被毛,以见到菌丝或分节孢子群来确诊。诺卡氏菌病以颈部、四肢皮下出现波动性脓肿为特征,孢子丝菌病以 皮肤形成肉芽和溃疡为特征,芽生菌病、毛霉菌病以皮下组织肉芽肿和脓肿为特征。诊断依据均以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出孢子或菌丝为准。
  3.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要是指与食物、药品、化学物质、环境因素等刺激源有关而引起狗狗的迟发型或速发型变态反应,常见的有过敏性皮炎、荨麻疹、湿疹、柯利鼻等。过敏性皮炎以皮肤瘙痒、丘疹、红斑为特征,与品种、个体、免疫水平关系较大。荨麻疹以皮肤真皮上层局限性扁平丘疹快消退为特征,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。湿疹属于皮肤的轻型过敏性炎症,急性湿疹以点状或多形性界限不明显的皮疹伴有瘙痒和湿润为特征;1曼性湿疹以皮肤增厚和苔藓样变化及形成皱褶,并伴有色素沉着为特征。柯利鼻为皮肤对日光的紫外线过敏所致,多发生于柯利狗狗、雪特兰牧羊狗狗、丝毛狗狗、日本狗狗,以鼻梁和鼻端脱毛、红肿、渗出、糜烂、溃疡为特征。这一类型的皮肤病只要切断刺激源,使用抗过敏药物,同时投予低过敏处方食品即可恢复。
  4.脂溢性皮肤病以脂质代谢异常所表现的皮肤角化不全,皮质腺分泌异常亢进,被毛间附有多量灰白色麸皮样鳞屑或黄褐色油脂性皮屑为特征。杜伯文狗狗、牧羊狗狗、鹿狗狗、梗等多为干性型病变,呈疏毛状态;油性型病变多发生于沙皮狗狗、可卡狗狗、斑点狗狗、斗牛狗狗、猎狗狗等,皮脂腺发达的尾根部粘附黄褐发展到仅剩脊背一条被毛为特征,多发于老龄狗狗;皮质醇增多症以母狗狗发情周期停止,雄狗狗性欲减退,砂纸样皮肤皱襞,无瘙痒的对称性脱毛,只残留头部和四肢末端的被毛为特征;雌激素过剩症多发于5岁以上的母狗狗,以异常子宫出血和发情样症候伴随肷部皮肤左右对称性脱毛为特征。黑色素表皮增厚症以病变呈两侧对称性、表皮增厚、角化和黑色素沉着为特征,多发于腊肠狗狗,长毛狮子狗狗、绠等狗狗种也有发生。激素性皮肤病一般不瘙痒、对称性脱毛,皮肤色素化,是全身症状的局部表现。
  6.细菌性皮肤病的典型代表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脓皮症、趾间脓皮症。脓皮症发病部位不确定,以丘疹、脓疱疹、毛囊炎、皮肤皲裂及无瘙痒为特征;趾间脓皮症见于狗狗单肢或四肢的趾问发生脓疱,形成瘘道,本病多发于德国牧羊狗狗、罗威纳狗狗、大丹狗狗。

  三、皮肤病病原检测技术要领

  1.螨虫的检查,临床上常常刮取病灶部皮屑,置于显微镜下寻找虫体。要选择患部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,用凸刃刀片使其与皮肤垂直搔刮,至皮肤微出血的深度取其搔刮物,或用力挤压病变部位,将挤出的脓汁涂在载玻片上检查更为确实,病变部陈旧或已用过药的,检测难度较大。

  2.真菌检查多年来延续使用伍德氏灯,预热后照射患部被毛或皮屑,出现荧光为狗狗小孢子菌,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不易看到荧光,须发毛癣菌感染无荧光出现。利用显微镜直接检查或取真菌培养物,以见到真菌孢子为准。

  3.激素性皮肤病主要是测定体内相关激素的变化,实验室检测难度较大,除教学研究外,不易推广应用。

  4.细菌性皮肤病主要在于掌握皮肤正常微生物菌群的侵入门户,在普通培养、分离培养、真菌培养的基础上,结合生化试验确定致病菌。

  5.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接触的食物、药物、化学物质及环境因素有关,查找变应原难度较大,主要在于询问病史,从中获取第一手资料。

  四、皮肤病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误区

  1.皮肤与营养的关系很重要,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、食物中的必需脂肪酸、维生素、某些矿物质、蛋白质等都与皮肤的机能关系密切。地理环境、微生态环境对不同病因的皮肤病影响很大。不同个体对湿度、温度感受性也有差异。

  2.做好皮肤护理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,加快皮肤代谢过程,有利于保护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。治疗皮肤病时的用药梯队、药物剂量、用药时间、给药途径及药物剂型等十分重要。临床上忽视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的结合非常普遍,为了消除皮肤病的瘙痒,滥用皮质类固醇制剂,尽管药效确实,但容易产生依赖。无论多大面积的皮肤病,注射给药应该说只是一种辅助方法。患病期间洗澡过勤或大量饲喂动物内脏及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,都会影响皮肤病的治疗效果。

  3.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很多,外用药物疗法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,中医有“疮疡之症,最重外治”的说法。选择外用药必须了解所选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、剂型、赋形药、使用方法与治疗的关系。不同性质的药物固然起不同的作用,但同一药物不同浓度也能起不同的作用,如1%水杨酸软膏有角化促成作用,而20%水杨酸则可起到腐蚀作用。同一药物不同剂型作用不同,剂型选择不当,可引起不良反应,如有渗出的急性湿疹,选用3%硼酸液湿敷有良效,而选用硼酸软膏外涂不但不能制止渗出及吸收渗液,反而因阻碍局部散热增加渗出。在不同的皮损阶段要根据适应症来选择剂型,如湿疹急性期有大量渗出应选择水溶液,无渗出要选择粉剂和水粉剂:湿疹1刻生期皮肤肥厚应选择乳剂和软膏;苔藓样变要选择搽剂和软膏。除上述浓度、剂型对疗效影Ⅱ向外,使用方法也是一个关键问题。

  五、皮肤病的临床研究动态

  1.在生理状态下,狗狗皮肤被毛中微生物的种类很多,正常茵群中条件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是临床研究的主题。通过改变狗狗皮肤表面微生态环境,研究皮肤发生感染、病变的条件和致病性微生物的药敏试验是我们面对的课题。研究皮肤表面生理屏障、认识微生态环境变化与微生物的关系及生态平衡,已引起动物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,狗狗真菌病的临床快速诊断已构成人们关注的热点。

  2.皮肤病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,中草药制剂是值得发展的领域。我国地域广阔,中草药资源丰富,民间验方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,经临床验证仍然很有潜力。 3.如何提高外用药的透皮性是提高药物疗效的前提,药敏试验与药物在皮肤中的有效浓度是有差别的,因此,透皮剂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。缓释剂、广谱抗菌制剂早已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。对于皮肤免疫的研究也是皮肤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。

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,仅提供大家分享学习之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更多精彩,尽在宠趣网!

分享:

编辑推荐